為在環境保護領域踐行“科技向善”的公司愿景和使命,促進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帶來更多環境績效、避免或降低負面環境影響,騰訊制定了《騰訊環境管理制度》(下稱“本制度”)。
本管理制度適用于騰訊集團(下稱“集團”)的全部運營范圍。
環境議題管治
- (1) 騰訊集團環境管理以ESG管治架構為基礎,由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工作組統籌管理,并匯報董事會以及企業管治委員會進行監督。
- (2) 定期針對環境議題開展利益相關方溝通,通過多種渠道了解不同相關方對騰訊環境表現的期望和意見。
氣候變化以及碳中和
- (1) 識別公司建設與運營過程的氣候變化風險,制定應對策略。
- (2) 推進達成騰訊碳中和承諾“不晚于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同時,不晚于2030年,實現100%綠色電力”。
- (3) 鼓勵在各類產品、服務的開發過程考慮低碳因素,并通過數字化技術挖掘低碳轉型的機遇。
能源及水資源使用
- (1) 推動在辦公場所和數據中心開展節能評估、環境或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綠色建筑認證、能源審計等工作。
- (2) 各辦公場所和數據中心園區應制定各自適用的節能及節水運行方案,以提升能源及水資源使用效率。根據實際運營條件積極推進水回用以及水循環項目。
- (3) 鼓勵加大使用清潔能源,包括但不限于采購綠色電力、建設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及儲能設施,以及探索其他新型清潔能源。
廢棄物管理
- (1) 廢棄物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的3R原則(reduction, reuse, recycling)進行管理。
- (2) 對于處理危險廢棄物或者其他受監管的廢棄物,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并核查廢棄物處理供應商的相關資質。
- (3) 鼓勵開展廢棄物減量、利用以及循環項目。
生物多樣性保護
- (1) 新建辦公場所和數據中心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土地使用或水土保持評估等。
- (2) 鼓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發揮騰訊技術優勢,探索開發基于全真互聯、人工智能(AI)、云計算等技術的產品以及服務。
如需進一步了解騰訊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請參考 《騰訊集團生物多樣性聲明》。
綠色采購
- (1) 根據現行適用的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當地政府主管部門要求,相關供應商應取得必要的環境登記或許可。
- (2) 鼓勵供應商減少其環境影響,包括降低碳排放、提升能源/資源效率、減少廢棄物產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等。
- (3) 鼓勵將環境友好作為加分項(例如節能產品、低碳產品、廢物循環利用服務等),在同等或相似條件的供應商中優先選擇綠色供應商。
環保意識倡導
- (1) 倡導綠色辦公行為,發起員工低碳活動。
- (2) 在公司內部開展環境保護知識科普、培訓等活動,提升員工環保意識。
環境表現及信息披露
- (1)遵守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等當地適用的法律法規,減少運營過程中的環境影響。
- (2)跟蹤環境相關的各項指標及進展,對環境表現進行評估和分析,制定提升舉措。
- (3)定期在ESG報告中披露環與境保護相關進展及績效,并聘請第三方機構對相關數據進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