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人在行動:保護候鳥刻不容緩
每年春季,全球各地約有數十億只候鳥向北遷徙,北方夏季激增的昆蟲為鳥兒們提供了充足的盤中餐;待到秋天它們則會返回南方尋找食物過冬。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無論是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還是形形色色的光污染,都令鳥兒遷徙時穿越城市的旅程變得越來越危險。這一致命威脅橫貫整個北半球。事實上,僅在北美,每年就有多達十億只鳥因撞上玻璃建筑物而死。盡管中國只初步采集了數據,但中國的鳥撞死亡規模很可能與北美相近。
科技向善的騰訊希望改善這種情況。本月,如果你經過位于深圳南山區的騰訊總部,你會注意到濱海大廈外側的玻璃幕墻貼上了防鳥撞波點貼紙。
位于深圳的騰訊濱海大廈外側玻璃貼上了波點貼紙。這相當于提示鳥類:“危險!繞行障礙物。”
這些貼紙展開有七至八米,約為兩層樓的高度,上面的波點也并非樣式設計,而是為了挽救那些可能會撞到玻璃幕墻的鳥。由于玻璃會反射路邊的樹木和灌木,鳥類極有可能看不到玻璃本身,或者被建筑內部的燈光所迷惑,導致撞上玻璃。
建筑物上的波點貼紙可以防鳥撞。
騰訊是國內第一家采取此類防鳥撞措施的科技公司。為履行公司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承諾,騰訊邀請專家評估建筑對候鳥的影響,并對大廈進行改造,以減少鳥撞事故。
“騰訊員工在我們將防鳥撞機制付諸實踐的過程中發揮了核心作用。”騰訊防鳥撞團隊創始人何成如是說,“今年5月,我們的志愿者與專家一起,對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的十余棟自建及租用大廈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研,勘察鳥撞情況。他們發現深圳濱海大廈有一側風險特別高,短時間內發生了五起致命鳥撞事故。”
《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2022年度報告》顯示,在2022年,全國志愿者們對近700棟建筑進行了調查,發現了154起鳥撞事件,死亡個體包括紅喉歌鴝(Luscinia calliope)和紅脅繡眼鳥(Zosterops erythropleurus)等國家級保護動物。根據這項研究推斷,全國因鳥撞而死亡的鳥類個體數量可能達到數百萬只。
騰訊志愿者與專家攜手
經過調查,騰訊志愿者與全國防鳥撞行動網絡及昆山杜克大學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實驗室的專家合作,開發出波點貼紙,以防止玻璃反射,使鳥類能夠“看清”玻璃。
用戶可以通過“觀鳥君”微信小程序獲取該工具包并上報鳥撞事故。
為了鼓勵更多企業采用防鳥撞措施和建筑設計,騰訊員工上傳了防鳥撞設計工具包,包括防鳥撞設計圖紙、參數和制作流程,并上傳到“觀鳥君”微信小程序上,供用戶免費下載。
下一步,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將組織員工志愿者進行全國多棟自建大樓的鳥撞調研,特別是在春秋兩季的候鳥遷徙期間。屆時,我們會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數據與全國鳥類保護組織共享,以探索更多拯救鳥類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騰訊希望幫助更多人意識到候鳥所面臨的威脅及鳥類對生態的重要性,以盡可能減少鳥撞等生態事故的發生。保護生物多樣性一直是騰訊關注的話題,我們基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制定了生態友好戰略和運營策略。歡迎世界各地的公司和我們一起積極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