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打造數字平臺守護雪豹
騰訊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開展合作,以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數字識別平臺,保護中國甘肅省的雪豹。
為保護雪豹,騰訊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打造了一個數字平臺,追蹤雪豹的蹤跡和收集各項關鍵數據,以保護雪豹以及其棲息地。
通過AI識別技術,該數字平臺可以識別圖片和視頻中的雪豹,篩除空鏡頭。這大大提升了從海量監測數據中識別物種的效率。
數字平臺還能進行數據分析并導出直觀的結果,展示該地區生活的雪豹數量、位置和活動。護林員和環境專家可以根據分析結果制定保護策略。
騰訊數字識別平臺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偵測到的一只雪豹。
保育過程困難重重
雪豹非常珍稀,全球僅存不足4000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雪豹列為“易危”物種,而且其總數還在下降。
全球60%的雪豹棲息地位于中國,但中國境內雪豹調研覆蓋面積不到其棲息地的2%。雪豹處于食物鏈頂端,因此它們的生存狀況也是中國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一個指標,監測和保護它們的意義重大。
不過,在監測和保護雪豹的過程中,全世界的護林員、研究人員和專業保育人士面臨許多困難,他們需要在復雜的地形收集數據,在海量圖片和視頻文件中識別物種,以及進行復雜的數據分析來制定后續的保護措施和生態研究等。
祁連山國家公園的一位護林員說:“雪豹生活在巖石地區,人類難以接近。它們身上的花紋有利于偽裝,因此也增加了辨識難度。我們拍到的雪豹照片和視頻有一半以上都是不完整的,這讓我們難以制定有效的保護策略。”
雪豹棲息地地形險峻,人類難以到達。
今年5月收集的數據顯示,該數字平臺識別雪豹的準確率達到98%,與傳統方式相比可以節省超過 50%的人力。
最近,項目組正在開發將數據上傳到云的功能。設置在保護區的攝像機可以將圖片和視頻自動上傳到云系統。護林員可以遠程收集數據,即時獲取結果。
除了雪豹之外,該系統還可以偵測國家公園中的20余個物種,包括紅狐、狼、猞猁、棕熊等。
科技向善
這個搭載AI技術的數字平臺還入選了2021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的生物多樣性100+案例。
項目組希望將該系統推廣到全世界的雪豹棲息地,建立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協作。
祁連山國家公園是中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自然物種豐富。